金秋十月,长白山层林尽染,安图县长白山大关东文化园景区内掀起一场“环境革命”。为响应“旅游环境优化月”活动号召,景区以“地毯式清理+长效化治理”双轮驱动,组织工作人员对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步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整治,用“红色身影”扮靓生态底色,以“四无四净”标准重塑旅游环境,为游客打造洁净舒心的秋日体验。
景区内,十余名工作人员身着工作服,手持铁锹、扫帚、垃圾夹等工具,清理步道两侧的枯枝落叶、食品包装袋等垃圾,以实际行动擦亮长白山旅游的“金名片”。面对草丛深处的烟头、石缝间的塑料瓶,他们俯身清理、反复排查,不放过任何一处卫生死角。安徽女游客张阿妹感慨道:“这群‘红马甲’弯腰劳作的身影,让我想起家乡的环卫工,他们用汗水换来了景区的清爽。”
此次环境整治不仅是一场“物理清洁”,更是一次文明理念的浸润。景区将“四无四净”目标细化到每个角落:路面无暴露垃圾、绿化带无杂草堆积、公共设施无污渍破损、墙根无陈年积尘。游客服务中心增设“文明旅游提示牌”,志愿者在检票口引导游客规范停车、垃圾分类,形成“人人参与、共护环境”的良性互动。一位带着孩子游玩的家长陈家栋表示:“看到景区这么干净,我们也会自觉带走垃圾,不想破坏这份美好。”
为巩固整治成果,景区正探索环境管理长效机制。计划引入智慧环卫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垃圾桶满载状态,优化垃圾清运路线;建立“商户责任区”制度,将门前卫生纳入商户考核;同时联合周边乡镇开展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巡山护林、垃圾分类宣传。景区负责人表示,景区将继续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环境管理机制,实现从“一时清”到“一直净”的转变,提升景区环境维护工作的效率与水平,推动景区环境质量持续向上向好,满足游客出行需求。
随着安图县“生态立县”战略的深化,长白山大关东文化园的环境优化行动仅是全县文旅提质的一个缩影。从新合乡蒲公英花海的生态管护到二道白河镇“积分制”环境治理,从跨区联合执法规范市场到文明实践服务点暖心护航,安图县正以“生态美”赋能“旅游兴”,让文明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刘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