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长春市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人潮涌动,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此启幕。延边州展馆处,图们国门的立体模型与半人高的帝王蟹模型一亮相就将人们的目光“抓住”。以“开放赋能 跨境向新”为主题的延边馆,以立体的开放姿态,向东北亚乃至世界讲述新时代的“延边故事”。
若说延边馆是延边州开放的“微缩景观”,那么入口处的总括性区域便是这幅画卷的“起笔”。正面的“打造东北亚沿边开放新高地”展板上,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延吉—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名称依次排列,下方一行数据格外醒目:“2024年,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元;口岸进出境累计货运量447.24万吨、增长28.3%;出入境人数突破140.64万人次、增长96.1%。”这些数据正是延边州近年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动力,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的注脚。
沿着展线向深处走,便进入了“对外开放通道”区域。最醒目的位置挂着一张巨幅“延边州多式联运线路图”,航线如射线般从珲春出发,串起国内宁波、青岛等港口,延伸向东北亚各国。
若说四通八达的通道是延边开放的“血脉”,那么一个个高能级的开放平台则是支撑开放的“骨架”与“肌肉”。在“开放平台建设”区域,“特色产业园区集群发展图”上,15个特色产业园的图标如星子般散落。
穿过产业展示区后的“产品展示”区内,红参切片、医美面膜、延边冷面等产品绕柱摆开。展区汇聚了州内众多知名品牌和高附加值、高科技的30余种产品。其中,延边的人参产品吸引许多商家驻足。
馆内文化与消费的融合同样引人注目。身着朝鲜族长裙的姑娘弹奏着伽倻琴,悦耳的琴间与游客的手机快门声交织成一片。小杯免费品尝咖啡甜品酸奶活动中,咖啡师与游客互动交流,并讲解延边历史文化。
“延边馆和其他展馆最大的不同,就是民族特色特别浓。”长春市参展商陆晓泉推着刚购买的产品走进延边展区,“这就是延边的优势,既有开放的经济通道,又有独特的文化内核。”
据悉,本届东博会延边州共邀请客商867人,其中境外客商130人。
对于首次参加展会的延吉市金城服务大楼冷面有限公司,此次参展收获不小。产品经理慎韩兰说,“我们是吉林省老字号企业,此次参加展会就想让更多人知道,延边的传统美食不仅能‘吃’,还能‘带’。”她告诉记者,开展两小时已有3家企业前来洽谈代理合作。
下午三点,延边馆内弥漫着咖啡香气。络绎不绝的游客穿梭于馆内,或是开心拍照打卡,或是了解产品。他们的笑声、商谈声,与墙上一张张生动的开放图景交相辉映——这不是延边开放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吉刻新闻记者 刘源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