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延吉市隆重开幕。来自全州社会各界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延边注入强劲动力。会议期间,中国吉林网记者对延边州政协委员,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全春花进行了专访。
本次大会,全春花带来了《关于提倡和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提案。她建议,整合医疗、养老机构、社区、家庭资源优势,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效衔接,不断向社区、家庭延伸,形成医疗、康复、养老融为一体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全春花认为,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提高养老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和待遇,支持养老机构、物业、家政等社会化养老服务团队进入社区。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基本服务清单,在老年餐桌、家务、理发、文体娱乐活动等日常生活服务基础上,着力强化健康照护服务,形成以社区为依托的“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提升养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重点加强独居、空巢、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居家特困老年人的巡访探访,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
推动医养结合延伸至社区。推进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综合考虑区域内服务资源、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以及城镇化、老龄化、人口流动迁移等因素,将养老与卫生服务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签约合作,融合医养结合服务。开展老年友善医院建设,支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新建或改扩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和老年康复护理专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医疗护理站,与签约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使老年人享受家门口全科医生提供的优先就诊、定期体检、健康指导、中医调理、慢性病管理等服务。
积极发展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针对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迫切的居家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将健康管理、诊疗护理、药物配送等医养结合服务向居家养老延伸。加强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和医疗机构建设,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居家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抓手,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服务。组织专业机构为老年人家庭成员开展护理技术、应急救护培训,扩大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整合各类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扩大支持保障范围,减轻家庭养老负担。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护理”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加大老年人健康支持设备和居家防护传感系统研发力度。构建智能化老年人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推动信息联通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快捷、高效掌握老年人健康需求。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居家社区养老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检测、预约挂号、远程医疗诊断、实时定位、远程看护、紧急救助呼叫等服务,降低服务成本,解决医养结合中的医疗资源不足问题。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马春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