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近年来,龙井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各项工作的主线,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成果,持续深化《中共龙井市委贯彻落实〈中共延边州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的决定〉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推动新时代龙井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质量发展,奏响海兰江畔民族团结进步华章。
筑牢铸魂赋能之基,谱写民族团结的“开篇序章”
夯实政治理论知识基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第一议题,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中心组学习会3次,专题辅导1次,全市各部门(单位)开展集中主题学习150余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形成合力、见行见效。加强意识教育培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龙井市2024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并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策划并实施“海兰江大讲堂”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等各类培训4期,累计培训1100余人次,切实把主线贯彻得更加有力,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锻铸得更加牢固。丰富研学载体作用。持续加强对企协作,依托教育实践基地、研学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传承等独特性,因地制宜开发设计研学路线。2024年以来,龙井东山红色文化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以及开山屯镇教育实践基地等累计接待各族群众达110批次、7000余人次,形成人人参与、处处有形、事事可感的全域体验区域,真正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凝聚文化浸润之魂,构筑精神家园的“和谐篇章”
积极落实“五个一批”行动计划。新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户外宣传点位共19处,改造并增设大型立体字、擎天柱广告牌等宣传载体共7种、100个。成功举办2024龙井第十四届“朝鲜族百种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举办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市民文化节,参与群众1000余人。完成《吉线秘境G331·同行龙井》旅游口袋书出版工作,征集文稿78篇、文旅图文资料1000余张。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推广。在“龙井发布”“龙井融媒”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发布相关信息591条,阅读量2万余人次。组建“石榴红”基层宣讲团,有基层宣传讲员114名,深入不同领域开展各类宣讲700余次。组织全市41个部门(单位)的48名基层宣讲员参加龙井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红”基层宣讲员风采展示大赛,讲好“四个故事”,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精心研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精品课程。按照“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总体思路,完成20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其中6所学校被命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先行校”。创新设计出“传承红色基因·筑梦新时代”“历史文化与自然探索”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2个,全面构建了洋溢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深挖兴边富民之源,演绎共同富裕的“交响乐章”
积极实施产业驱动战略。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一核两区”主体框架,以三合镇为核心,辐射带动开山屯镇和白金乡两个片区,谋划了开山口岸、船口渡江、三合望江、白金森林四个抵边特色产业园区,不断推进园区的贸易、医药、旅游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引领,聘请东北亚规划设计院,逐村进行规划编制,统筹考虑发展现状、村庄分布、历史文化等因素,对全市65个行政村量体裁衣、科学分类,打造干净整洁型19个、宜居示范型26个、生态引领型20个。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积极推进省级新电商产业“兴边富民”试点村建设及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项目,目前,全市已建立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村级电商服务站65个、新电商产业“兴边富民”试点村6个。
提升互嵌交融之效,奏响幸福生活的“和美华章”
依托传统文化力量促进交融。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8个“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依托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联合“两新”组织及辖区居民群众,广泛开展齐唱红歌、诗歌朗诵、舞蹈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200余次,惠及居民群众5000余人次,以典型带动互嵌,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擦亮“足球之乡”品牌。积极举办、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提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空间,不断促进各族群众在社会生活中、文化心理上互嵌融合。精心营造第二届亚洲大体联足球亚洲杯赛事宣传氛围,赛事期间,共有73家中央、省、州、市直主流媒体刊(播)发相关报道180篇,累计浏览量达410万人次,不断提升龙井“足球之乡”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实施旅游促“三交”计划。致力于发展旅游新业态,大力倡导沉浸式、交互式旅游体验项目,依托G331国道,重点推进龙井市三合镇“三合口岸古树咖啡文化驿站”项目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2024年,龙井市累计接待游客496.34万人次,同比增长3.78%。预计实现综合性旅游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171.98%。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源江 文/图
通讯员 姜银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