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延边州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民族团结齐奋进 同心共筑中国梦”媒体集中调研采访活动第二天,集中调研采访团走进敦化和安图,亲身感受这两个地区在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生动实践。
第三站——敦化市:历史与现代的交响
敦化市历史博物馆作为此次行程的亮点之一,以其庄重肃穆的氛围和丰富的展览内容,引领着参观者穿越时空,深刻体会中华民族的历史根脉和文化传承。
馆内“华夏根脉·东疆相承”“战火淬炼·血肉相连”“时代感召·团结相依”三个展区错落有致,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走廊,不仅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基因,更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邃思想。
文苑社区内的红石榴照相馆,居民周胜荣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拍下一套美美的公主照。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社区,文苑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实施“133”工作法,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推动辖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抗日英雄陈翰章将军是这所学校的首届毕业生。至今,陈翰章将军塑像静静矗立在校内汗青园中,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英勇与坚韧,也提醒着每一位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加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这就是敦化市第一中学。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活动、融入环境,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敦化市委积极贯彻落实《中共延边州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的决定》,围绕主线,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市开展相关学习50余场,宣讲活动60场,教育讲座26场,文明风尚行动35场,组织主题参观践学等活动百余场。深入实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2024年计划改造农村厕所575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打造精品为目标,高质高效推进体验区、研学中心、互嵌式社区、教育先行校、旅游促“三交”基地建设,先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19个、24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先行校、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等4个旅游促“三交”基地。
第四站——安图县:文化与团结的交融
走进安图县,处处洋溢着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在九龙街道安北社区办公室内,各族群众以“党建联盟聚合力 情暖中秋践初心 ”为主题,欢歌笑语共度中秋佳节。在九龙街道顺山社区活动室,县妇联和社区正在开展主题为“指尖生花,编织美好”的毛线钩织活动,让社区各族群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手工钩织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九龙街道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探索“三融”新路径,以实际行动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秋日镜城村,金色稻浪翻滚。村内一条柏油路连着各家各户。镜城村作为民族村寨提升工程的典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基地,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长白山文化博览城广场中央,“三江之源”主题雕塑巍然屹立,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安图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拼搏向上的精神。环绕雕塑的12面文化浮雕看墙,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广场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长廊、文化大舞台、宣传长廊等设施,更是将文化与艺术、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这里不仅是一个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更是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今年以来,安图县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十二届六中全会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高质高效推进“五大工程”“十大行动”,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的决定》《关于开展“党旗耀乡村·边疆石榴红”行动的实施方案》等6个规范性文件。组建“三支队伍”,开展“四个故事”宣讲300余次,受众1.3万人。推出原创歌曲《石榴花开》,规范“三标”3000余块。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7+N”进。建设吐月社区等6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大关东文化园、镜城村、奶头山村3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长白山朝贡府、大关东文化园、奶头山村3处旅游促“三交”基地,推进14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先行校建设,建设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馆、博览城教育实践基地,打造文化长廊、宣传长廊等点位。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源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