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时的殷切嘱托,犹如一座领航灯塔,廓清了我州医药产业的发展思路,成为延边医药产业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金钥匙”。两年来,我州突出资源与民族优势,加强技术研发协作,努力打造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聚力发展全产业链的延边大医药健康工业。
7月27日,记者走进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厂区,一块巨型电子宣传牌格外醒目,上面写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亲切寄语:“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可靠、放心药。”“习总书记的指示为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郑长伟说,两年来,公司遵照习总书记的指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取得丰硕成果。201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16%;2016年,公司继续稳中有进,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10.3%;截至6月末,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11%。培育出市值过20亿元的核心大品种“注射用核糖核酸II”,该品种2016年被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为“全国百强产品”,位列第31位,品牌价值20.9亿元。成功引进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注射用盐酸博安霉素”和国家医保目录品种“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并生产上市。“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被国家工信部列为“战略储备药”,目前供不应求。按照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可控化生产要求,彻底淘汰老旧设备和落后产能,引进德国、意大利等全自动生产线和美国、日本、瑞士等研发及检测装备。
“习总书记叮嘱大家把好产品质量关,履行社会责任,还拍拍我肩膀说‘小伙子挺好’,这坚定了我干好工作的信心!”在习总书记考察过的针剂二车间,记者看到车间主任尤海涛正在用侦检设备检查冻干品的外观性状,忆起习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他依然历历在目。“习总书记考察公司两年来,感受最深的就是车间浓厚的学习氛围,车间成立了QC质量活动小组、安全生产保障小组及设备养护攻关小组,由公司和车间领导、老员工手把手教新员工,让每名员工都成为安全生产、药品质量监督员,药品一次合格率再创新高。”尤海涛激动地说,公司先后派出90余人次外出学习,招聘各高校毕业生130多人,还申报了国家人社部博士后工作站,并为员工上调工资,每人每月增加1000余元。去年底,公司实现全员持有敖东集团上市股票,员工真正把企业发展与切身利益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实现发展红利与员工共享。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只是我州医药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两年来,全州医药产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延边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动“延边医药”跨越发展:
——品牌建设驶入快车道。目前,全州有医药制剂及原料药批准文号1131个,常年生产的有268个,中药保护品种23个,全国独家品种50个;敖东、华康等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医药企业,形成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安神补脑液等一批国内知名产品,创出国家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8件、省名牌产品8个。
——科技创新与企业上市步伐加快。目前,全州医药行业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高新技术企业6户,在研新药和二次开发品种32个,计划投入科研经费6.8亿元。重大在研新药中,化药1.1类伪人参皂苷-GQ注射液开展Ⅱ期临床试验,中药2类莽吉柿胶囊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中药4类洋果皂苷片完成Ⅲ期临床,计划年底报国家食药监总局申请生产批号;注射用核糖核酸II、银华泌炎灵片等一批潜力品种正在进行二次开发。福康药业挂牌新三版,敖东世航签订新三板上市协议,华康药业、延大草仙、凯合荣等企业正在加快上市步伐。
——大项目建设态势良好。我州已成功引进北京四环医药、华润三九、天津凯莱英医药、吉林紫鑫药业、吉林亚泰、安发国际、国药集团及四川科创等知名企业。敖东延吉国药基地全部建成投产,敖东延吉科技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华康工业园、凯莱英医药二期奠基;安发长白山生物科技产业园完成土地摘牌,正在进行药材仓库建设,一期25万平方米厂区整体规划设计完成招标;国药集团林蛙及蜂蜜深加工项目正在进行厂房的钢结构安装工程;利孚生物科技产业园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吉林东华原医疗设备新建厂区、可喜安红参加工项目收尾;吉林普泽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期消字号产品2月份投产,器械产品正在做投产前期准备;韩工坊、仁韩生物、长白娃等项目复工,今年将陆续投产。
——产业集聚发展稳步推进。目前,我州形成了以敦化市医药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延龙图医药健康产业经济圈加快集聚发展,汪清、和龙等县市协同跟进的医药产业新格局。敦化市被评为省级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园区,敦化医药城冠名为国家医药城。敦化集聚敖东、华康、凯莱英及华润三九等一批重点企业,形成集中药材种植、新药及保健品开发与生产、中药饮片精深加工、中成药、化学药及药辅包装材料生产等于一体的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区;延吉、龙井、图们集聚了敖东延吉、紫鑫药业、安发国际、国药集团、四环澳康、京新药业及图们龙泉农工贸医药保健品工业园等重点企业和项目,医药总部经济稳步推进;和龙市亚泰龙鑫药业发展较快,亚泰林下参项目稳步推进。
“今年1至6月,全州规模以上医药企业37户,增加4户,实现产值53.2亿元,同比增长12.9%,高于全州工业产值增速7.7个百分点,占全州总产值的6.7%;完成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全州工业增加值增速3.7个百分点,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9.9%。”州工信局副局长李勇男告诉记者,目前,全州正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积极引进医药产业大项目、创建大品牌,做强中药及保健、养生产业,大力发展化学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营养食品等附加值高的板块,聚力发展全产业链的延边大医药健康工业,形成“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中国北方新药谷”。
延边日报记者 邓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