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龙井市梨园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化、系统化、实效化,通过夯实基础、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推动社会救助从“有”向“优”转变,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抓实干强根基,织准惠民政策服务网
街道将政策学习与实操能力提升紧密结合,通过举办专题学习、案例研讨、业务培训,全面增强工作人员对低保等政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针对20余名特殊困难群众面临的复杂情况,开展个案分析,确保救助措施精准到位。在日常管理中,积极联动社会力量,联合龙井市慈善总会为2名低保家庭子女发放“圆梦大学”助学金6000元;携手郭明义爱心团队,为困难学生送去慰问金及学习物资;并联合延吉市泽仁心理康复医院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专业心理服务20余次。
监测监管驻防线,织牢社会救助保障网
街道建立健全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抽样核查,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同时,街道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政策效能,对因突发事件、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及时施援,及时给予临时救助。今年以来共救助临时困难家庭9户9人,发放救助金23913.57元,有效发挥“救急难”作用,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服务体系提质效,织密特殊群体福利网
街道统筹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扎实做好募捐、慰问与补贴发放等工作,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群众诉求作为核心工作导向,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截至目前,节日慰问困难群众6人,发放高龄补贴397人次共计30600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411人,完成辅助器具申请上报36人。受理群众反映问题公开电话138条,其中重复86条,转出非本单位职能23条,已答复和办理115条,办结率达100%。
下一步,梨园街道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在精准识别、高效救助、温情服务上持续发力,努力打造基础牢固、响应及时、覆盖全面的民生保障网络,为社会救助领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龙井市委宣传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