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市社保局创新构建“场景化+精准滴灌”宣讲体系,以群众需求为核心,通过“按需设景、因人施讲、互动促效”方式,推动政策宣讲更加精准有效,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余场,覆盖企业、群众5000余人次,实现社保政策“活起来”“落下去”。
坚持需求导向,让精准宣讲有的放矢。改变传统“固定内容、专业表述”的粗放模式,向“群众关切、大众语言”深度转化。线上依托12345热线、企业工作群等渠道收集群众高频问题;线下通过政务服务体验员、社区网格员、村(居)协办员等基层力量精准反馈群众关切。梳理形成7类30余项社保热点知识,针对性编制社会保险惠企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指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要点、认证宣传单等系列资料,为场景化宣讲提供数据支撑,让宣讲更加贴近群众需要。
提高场景适配,让政策触达无死角。聚焦不同群体需求,构建“四大宣讲场景”。一是聚焦企业发展,送政策进企业。 针对企业“降本增效”“合规经营”“网上经办”需求,业务骨干下企业,重点宣讲“社保降费率与稳岗返还”“网办操作与注意事项”,通过“案例式解读”“互动式答疑”,帮助企业算清“经济账”“风险账”。共为20余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参保缴费和网上经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聚焦“银发需求”,送服务到社区和养老机构。针对老年群体“手机用不好、政策吃不透”的问题,在社区、广场、养老院开展“社保政策大讲堂”,用“民族语言讲解+实物演示操作”方式,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机App完成“待遇资格认证”,用“待遇测算表”讲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多缴多得”,用“图画案例”解读“欺诈骗保行为的法律后果”。针对独居、重病老人,通过与养老院签订“服务老年人协议”、预约服务等方式开展“上门服务”,把政策服务送到群众家中。累计开展社区、广场、养老院宣讲8场,为老年群体认证1300人次。三是聚焦“线上群体”,送知识到掌上耳边。立足龙井市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持续打造“社保微课堂”和朝鲜语版《民生热线》广播宣传等线上宣传渠道,在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高频、热点社保问题,视频与文字结合帮助群众及时了解政策;在延边广播电台用直播连线方式宣讲政策,通过声音把社保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今年以来,线上发布政策类内容40余次,广播宣传5次。 四是聚焦基层经办,送数据、服务到乡镇村屯。针对到龄未享待、参保未缴费、死亡未办理等情况,把数据下发到村,人员下沉到村,直接到基层开展工作,讲政策、算待遇、讲权益,用最接地气、聚人气的工作方式为群众服务。年初以来,累计下发数据3.5万余条,下沉干部190余人次,在基层解决问题600余个。
坚持动态优化,让服务温度持续上升。更加重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座谈、电话回访、好差评监测等方式收集群众评价,邀请行风监督员听取社保服务情况汇报,了解群众政策是否听得懂、权益是否算得清、对哪些内容更感兴趣,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分析政策宣讲实效性和有效率,同步调整政策宣传内容和表述方式。今年以来,根据反馈优化宣传资料3批次,优化参保质量提升宣传和服务7次,窗口经办服务好评率保持在100%。
龙井市委宣传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