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打打闹闹’是小事,今天才明白,动手推搡、散布同学谣言都会伤害到别人,还可能触犯法律。今后我要做个懂法、友善的人!”一位同学在观看宣讲后说。

为进一步强化校园法治教育,有效预防和遏制校园欺凌行为,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11月6日,汪清林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走进汪清县第三小学,以“青春无欺凌,向校园伤害说不”为主题,为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且深刻的法治宣讲活动。本次宣讲采用“案例剖析+法条解读+理论讲解+情景模拟”的多元形式,让法治知识入脑入心。宣讲中,宣讲人首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明确了“校园欺凌”的法律定义,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条款,从“肢体欺凌、语言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四类常见情形入手,通过真实案例还原校园欺凌发生的场景,详细拆解了“打架斗殴、辱骂嘲讽、孤立排挤、散布谣言”等具体行为的违法属性,让学生们直观认识到“看似玩笑的行为可能触犯法律”。
针对校园欺凌的严重后果,宣讲人从法律责任、身心危害两个维度展开阐释:一方面,明确告知学生即使是未成年人,实施欺凌行为也需承担相应责任,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治安处罚甚至刑事追究;另一方面,结合案例分析了欺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对施暴者未来发展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敬畏法律、尊重他人。
在“如何避免校园欺凌”环节,宣讲人从“树立正确价值观、谨慎交友、增强自我约束”等角度给出建议;针对“遇到欺凌怎么办”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情景模拟互动,让学生们现场演练“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保持冷静不激化矛盾、留存证据寻求帮助”等正确应对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整场宣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形式新颖互动性强,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强化了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宣讲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今后会自觉远离欺凌行为,遇到问题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此次活动也为学校法治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筑牢了校园安全防线。
下一步,汪清林区院将持续立足检察职能,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常态化开展,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定制普法内容,用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同构建平安、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汪清林区人民检察院供稿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