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锦旗映初心 城事-延边站 王金顺 3989926
红色锦旗映初心 城事-延边站 王金顺 398992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延边站 > 城事

红色锦旗映初心

2025-10-23 08:5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今年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10月10日清晨,一辆大巴车从延吉市出发,载着已过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重返75年前鸭绿江边的抗美援朝出征地——通化集安,这些“最可爱的人”要去寻找红色根脉,追忆那被岁月定格的历史瞬间。

红色寻踪活动

  “想要把老兵们的夙愿从设想变成现实并非易事。”延吉市“老兵之家”的负责人徐淑子在筹划交通协调、展馆对接、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时犯了难,这时她想起了正在集安驻村工作的延边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党支部成员乔治老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电话,没想到,乔治老师,还有运动训练专业党支部齐建国书记一口答应下来。”徐淑子说。

  于是,在体育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齐建国、乔治和徐淑子一起制定活动流程,一场抗战老兵重走革命路的红色寻踪活动得以实现。乔治更是主动承担起前期的筹备工作,积极与当地纪念馆沟通敲定参观流程,安排车辆,协调医护人员全程随行保障,这次意义非凡的活动圆满完成。老兵们先后参观了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地,这段难忘的旅程也成为他们献给抗战胜利80周年最珍贵的礼物。

徐淑子向齐建国赠送锦旗

徐淑子向乔治赠送锦旗

  回到延吉后的徐淑子难掩心中的激动,将一封质朴的感谢信和两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学校。10月21日下午,在体育学院会议室,徐淑子郑重地将锦旗交到齐建国和乔治手中。锦旗上“红色传承党建融合促发展 勇担使命同筑体育强国梦”“倾力助老兵传魂 丹心促校村筑梦”的字样凝聚着老兵们的真挚情谊,也映照着两代人对红色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支部党建活动

前往抗战老兵家慰问

  锦旗就像一条纽带,象征着延边大学与延吉市“老兵之家”的紧密相连。双方这份情谊始于2023年,那时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党支部就与延吉市“老兵之家”党支部达成红色传承支部共建,体育学院师生就把老兵的事当成了自家事。党支部组织学生定期前往“老兵之家”打扫卫生,到老兵家中慰问,陪他们聊聊天。同学们总是静静围坐在老兵身边,认真倾听那些战火纷飞岁月的难忘故事——有守阵地时的枪林弹雨,也有与战友并肩作战的热血豪情。这些故事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成为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的强大动力。

抗战老兵进校园

  随着交流不断深入,党支部成员了解到,许多抗战老兵一辈子为国家奉献,却未曾有机会走进过大学校园,“上大学”成了他们藏在心底的遗憾。得知这一情况后,齐建国策划了“圆老兵大学梦”活动,他积极协调学校有关部门,邀请抗战老兵们走进延边大学校园:看宽敞明亮的教室,听朗朗读书声;漫步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感受知识的力量;还请老兵们走进食堂,品尝热气腾腾的校园饭菜。抗战老兵劳道贤激动地说:“今天我是来报到的大学生!”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

延边大学“老兵之家”

  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是学校系统化推进红色育人的生动缩影。为了让红色育人从“点上发力”到“面上覆盖”,让更多师生浸润在红色文化氛围中,学校倾力打造“四馆一廊”红色教育矩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馆、东北抗联思政课程主题教室、新时代老兵故事站、薪火相传校史馆和百米文化长廊,共同构成了立体化的育人平台。这些场馆不仅陈列着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老兵故事,还通过“文化+场馆+网络思政”的创新模式,让红色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师生心中。

  如今,鲜红的锦旗挂在了体育学院的荣誉墙上,它不仅是体育学院收到来自老兵们的真挚谢礼,更是学校思政育人的一份难得荣誉。从走进“老兵之家”到“老兵圆梦”,从贴心服务保障到红色教育传承,延边大学正在用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也让“军民同心”的温暖故事,在边疆大地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锦旗赠送仪式合影

  图文来源:延边大学


初审: 王金顺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