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中秋节来临之际,延边州15名各族青少年在4000余公里外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开启了一场生动的红色巡边之旅。
参观“中哈边境第一村”—吉木乃县萨尔楞村
聆听老护边员马合沙提·斯拉木讲述30余年坚持巡边的故事
在“中哈边境第一村”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各族青少年一同参观了爱国戍边主题教室,听老护边员马合沙提·斯拉木回忆多年巡边的故事。老人30余年如一日,在寒冬里踏雪前行、在酷暑中驱赶越界牲畜,那些藏在巡边日志里的坚守,让“团圆”有了更厚重的含义。老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事迹使大家深受震撼。来自安图县第三中学的李泽霖表示:“马合沙提爷爷走了26万公里,只为让界碑上的‘中国’永远鲜红,我长大后也要像他一样守护我们的祖国。”
在边境警务站进行护边员宣誓
在边境警务站,通过边防战士的亲身讲述,让大家直观感受边防战士扎根边疆、守护家园的担当,了解了边防战士如何将“我家住在界河边 祖国母亲住心间”的深情,化作日复一日守护边疆的坚守。15名青少年一同在《护边员誓词》前庄严宣誓,激发了大家守护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在吉木乃口岸新国门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在吉木乃口岸新国门前,15名青少年一同肃立致敬。阳光下,国门的轮廓格外庄严,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这里不仅是中哈贸易的“黄金通道”,更是守护边境安宁的“钢铁防线”。各民族青少年在新国门前手持国旗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用嘹亮的歌声表达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热爱。
参观龙珠山隧道感受军垦人保卫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龙珠山隧道,各族青少年通过实地参观隧道内的医疗室、食堂、作战指挥室等多功能陈列室,深刻感受老一辈军垦人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边防稳固所付出的奋斗和牺牲,从而增强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参观哈巴河县双拥公园
在哈巴河县双拥公园,中秋的氛围与“军民同心”的情谊交织。园内的双拥雕塑前,青少年们聆听当地各族军民共守边疆的故事,军人为牧民送医送药,牧民为战士送水送粮,那些跨越军民界限的互助瞬间,让“团圆”延伸出“共守家园”的新意义。哈巴河县各民族携手支援国防、共护家园的动人故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军爱民、民拥军”不仅是军民鱼水情的体现,更是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守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
参观哈巴河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
在哈巴河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让青少年们了解哈巴河县的发展变迁,沉浸式感受祖国西北边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生动呈现出来。而革命先辈们在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崛起而奋斗的感人事迹,则诉说着边疆发展的艰辛与不易,让青少年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团圆与安宁。
一天的行程结束后,各族青少年纷纷表示:“这个中秋,我们虽远离家乡,却在边疆找到了更广阔的‘家’。”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中秋佳节中读懂家国大义,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连,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
延边州民委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