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西城镇坚持以实现基层党员集中培训常态化、日常教育规范化为目的,积极探索乡镇党校建设,切实补足党员教育覆盖面上的“薄弱点”和“空白点”。
健全“神经末梢”传导机制,加强乡镇党校制度建设。出台《西城镇党校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活学活用、规范管理、功能整合、一校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镇政府会议室、文化活动室、青年之家等现有场所,在全镇设立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延伸教育触角。做到有授课教室、活动场所、教学设备、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运行。扛起党委主体责任,由党委书记担任乡镇党校校长,副书记、组织委员任副校长。同时,注重“建、管、用”三措并举,从阵地建设、培训资源、管理机制、教学体系等方面推动本镇党校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建设。
加强“神经末梢”运转活力,推动党员教育常开常新。利用每周三下午,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主动走上讲台,积极开展适应基层党员干部需要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实用技术等内容培训,分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民族团结故事等,增强机关干部参与感、认同感,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学、轮流讲课”的学习模式。2024年度共举办培训20次。
筑牢“神经末梢”感知根基,优化红色教育阵地建设。依托“西城镇党校”阵地建设,积极挖掘“柴世荣将军抗联起义地”和“伟大的抗联精神”,依托城南村“党建广场”、卧龙村“十三勇士纪念碑”以及和安村“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3处红色地标,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红色工程”,激活“红色因子”,讲好“红色西城故事”,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红色实境”,实现“充电加油”。
和龙市委宣传部供稿
初审: 董蕾
复审: 齐智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