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井市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捷报频传,已成功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以及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国家级荣誉的“大满贯”,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延边黄牛产业崛起。
2021年,龙井市抢抓肉牛产业发展新机遇,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要求,申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请获批中央奖补资金1亿元。园区覆盖老头沟镇、智新镇、东盛涌镇3个乡镇46个行政村,总面积177.6万亩。
产业园内拥有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2个、国家级种公牛站1个、10万头屠宰场1个、国家级示范养殖场1个、省级示范养殖场2个、畜牧学博士后工作站1个、新型经营主体101家,存栏百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0家。
如今,龙井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初步形成集延边黄牛育种、养殖、加工、物流、研发、服务、休闲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乡村建设新动力、产业融合新载体和农民增收新平台。
谋划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走出龙井水稻特色发展之路。
2023年,依托龙井市东盛涌镇独特的农业产业优势,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申报并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获批中央奖补资金1000万元。东盛涌镇以水稻为主导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经过产业强镇项目建设,一方面,推广农业政策和技术,为农户开展水稻种植、培训,提高水稻生产品质,稳定保护性耕作、地茬收割等专业技术产量,保护好了人民的“米袋子”;另一方面,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优质稻特色农产品生产,通过引进高端加工设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打造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助力玉米全产业链升级。
2025年,吉林省玉米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龙井市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项目实施主体包括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大学、延边龙康食品有限公司(龙井)等8个项目单位,共申请获批中央奖补资金6000万元。
依托龙井市玉米产业资源优势,围绕鲜食玉米精深加工,开发多元化、高附加值玉米衍生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玉米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开发的包括甜玉米粒罐头食品、巧克力甜玉米粒、真空鲜玉米穗、速冻甜玉米粒等多类产品,填补了吉林省甜玉米衍生产品生产空白,推动产业升级。
未来,龙井市将坚持以国家级产业项目为纽带,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聚集资源要素,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农业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龙井市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