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征程中,汪清县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以创新为驱动、以实干为基石,通过“五措并举”全力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法治建设成效显著,亮点频出。
强化规划引领,筑牢法治建设“压舱石”
汪清县将“八五”普法规划作为法治建设的核心指引,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于2022年1月7日通过《汪清县关于推进第八个五年法治教育的决议》,2月22日转发《汪清县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并将普法工作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党政主要负责人以身作则,带头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协同发力,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法治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平安建设等指标体系,实施党政第一责任人述法报告制度,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中期评估,确保普法责任落地生根,为普法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从全县5个部门精心挑选8名法律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的司法骨干,组建县级“八五”普法讲师团,为普法工作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创新宣传形式,奏响法治宣传“最强音”
汪清县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创新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宣传体系。针对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村民、企业职工等不同群体,实施精准普法策略。县委理论中心组每年开展学法专题活动,分层分类常态化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和学法考试,组织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举办任前考法、法治讲座、法治培训、宪法宣誓、年度述法等各类普法活动超百场,有力地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和专业化轨道。
为全县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督促制定法治教学计划,持续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覆盖全县所有学校。围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深入乡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累计开展活动500 余场。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200余次,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专业法律支持。
充分利用关键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各类大型法治宣传活动。以“宪法宣传周”为契机,广泛开展宪法和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同时,抓住“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整合全县宣传资源,累计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法治宣传活动3000余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50余万件,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在宣传载体创新上,汪清县持续发力。先后建成长吉图广场法治文化广场、金城村法治文化广场等7个功能完备的法治文化阵地,形成了集法治宣传、文化熏陶、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法治文化集群。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打造法治宣传新媒体矩阵。全县63个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法专栏,累计发布普法资讯1万余条、以案释法内容 2000 余条,县司法局 “公共法律服务” 微信公众号开通的 “小律在线”咨询业务,点击量高达240余万人次。此外,购置“智慧法律服务无人亭”和“小律普法机器人”,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普法同频共振。
凝聚部门合力,构建多元普法“大格局”
汪清县强化各部门普法主体责任,推动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多元普法格局。司法行政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统筹整合各类普法资源;教育部门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加强法治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培训;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向企业和商户宣传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卫健部门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保障群众健康权益。各部门在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开展大型普法活动,如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多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案例讲解、现场演示等方式,提高企业和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素养,形成了强大的普法工作合力,提升了普法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全县各级各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并公布普法责任清单,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法治宣传,通过执法前普法、以案释法、主题宣传等形式,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将普法贯穿于执法、司法、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推进普治融合,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汪清县坚持普法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扎实开展法治薄弱村(社区)排查整治工作,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全面排查问题,建立详细台账,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从全县210个行政村(社区)遴选670名乡村“法律明白人”,他们活跃在基层一线,充分发挥法治乡村“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依法治理“指导员” 的作用,累计参与法治宣传活动数千次,协助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0余件,成为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深入开展各类法治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平安乡镇(街道)、平安医院、平安家庭等领域行业创建,140个单位荣获全州平安创建达标单位称号。大力实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程,东光镇金城村、百草沟镇仲坪村等多个村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以点带面,推动基层治理不断提质增效。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汪清县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推动“百姓说事点”“一村一格一警”进网格,部署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矛盾纠纷大排查、信访积案大化解、平安建设大宣传”专项行动和“万家万事和”调解行动,全县900余名人民调解员深入一线依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0余件。
典型示范引领,法治建设成果“亮点多”
在汪清县“八五”普法的生动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汪清县司法局的安然同志凭借在普法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先进个人称号。安然同志扎根普法一线,深入研究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普法活动。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方面,她积极推动各类学法活动的开展,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中,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学习法律的兴趣;在乡村法治建设过程中,她不辞辛劳,走村串户为村民讲解法律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安然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普法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全县普法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此外,汪清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公园于2024年四季度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是汪清县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公园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治元素与自然景观、休闲设施有机融合。园内设置了法治漫画手绘长廊,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宪法、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法规知识以及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典型案例;打造了法治主题广场,配备互动式法治体验设施,如法律知识问答设备等,让青少年在游玩过程中亲身体验法律的威严和公正。青少年法治教育公园的建成,为汪清县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沉浸式、互动式的法治学习平台,成为培养青少年法治观念、提升青少年法律素养的重要阵地。
展望未来,汪清县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深化“五措并举”的普法模式,充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公园等阵地作用,不断推动“八五”普法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汪清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法治环境,奋力书写法治建设的崭新篇章。
图文来源:汪清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