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汪清县有这样一支特殊的艺术团队——汪清县老年农乐舞艺术团,他们用热情与执着,在岁月的舞台上演绎着别样精彩,奏响了传承朝鲜族农乐舞这一珍贵民族文化的动人乐章。
因热爱而集结 为传承而出发
汪清县老年农乐舞艺术团成立于2009年,现有演员24名,平均年龄为64岁。该艺术团最初只是几位老年舞蹈爱好者聚在一起,想要重拾年轻时对农乐舞的那份热爱。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人领略到农乐舞的魅力,将其传承下去。
从寥寥数人到如今拥有几十位成员,艺术团的规模逐渐壮大。这些成员大多年逾花甲,他们来自汪清县的各行各业,有退休教师、工人、农民等。尽管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但对于农乐舞的热爱却如出一辙。在艺术团里,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汇聚在一起,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个团队的成员虽然已是头发花白,但舞起长长的象帽彩带,仍能让观众看得如醉如痴。”该团团长金春根说。
克服困难 舞出别样精彩
艺术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对于老年人来说,学习和排练舞蹈面临着诸多挑战。身体的灵活性不如年轻人,记忆力也在逐渐衰退,舞蹈动作的反复练习常常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可是,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
为了呈现出最原汁原味又精彩绝伦的农乐舞,他们邀请了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代表性传承人金明春担任指导老师,从农乐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到象帽舞中那高难度的甩帽技巧,他们都一丝不苟地学习、揣摩。就这样,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和对农乐舞的深厚情感,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让艺术团一步步走上正轨,节目也越来越成熟。
舞台绽放 传递文化魅力
经过不懈努力,汪清县老年农乐舞艺术团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他们活跃在汪清县的各个舞台上,无论是民俗文化节、社区联欢活动,还是全县的大型文艺汇演,都能看到他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朝鲜族传统服饰,头戴象帽,欢快起舞的身影。
那灵动的舞步、飞扬的彩带、旋转的象帽,仿佛将观众带入到了朝鲜族的传统生活场景之中。每一次表演结束,台下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艺术团的老人们也笑得格外灿烂,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让农乐舞在更多人的心中种下了热爱的种子。不仅如此,艺术团还走出汪清,受邀参加省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了汪清县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瑰宝,也为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贡献了一份力量。
展望未来 续写传承篇章
如今,汪清县老年农乐舞艺术团已然成为了汪清县的一张文化名片,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谈及未来,金春根满怀信心地表示:“只要我们还跳得动,就会一直把农乐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它、爱上它,让这份民族文化的瑰宝永远熠熠生辉。”
图文来源:汪清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