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汪清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方法途径,着力强队伍、促增收、优治理,推动党建引领优势有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效能。
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把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乡村振兴游走培训会等系列培训活动,组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赴省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帮助干部拓宽思路视野,着力激发乡村振兴“头雁”作用。依托“清华乡村振兴教学站”“吉林省干部网络培训学院”等优质平台,大力开展“振兴讲堂”活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等重点内容,对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实施全覆盖培训,推动基层干部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水平整体提升。2024年共举办活动3期,培训基层干部4000余人次。
深挖集体经济潜能,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深入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综合运用村村联营、村企结对、强村公司等多元发展模式,推动68个村级党组织抱团发展特色产业,成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40个、强村公司2家,实现区域融合、共同致富。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开发“强村富民贷”“领办合作贷”,向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3亿余元,着力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乡村产业发展精准“输血供氧”。深化“第一书记代言”活动,聚焦汪清特色农产品,统筹集体经济企业和特色产业公司线上线下集中开展产品展销大集,“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实现2024年销售额115.3万元。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健全完善“党小组+网格”治理模式,规范划分农村网格531个,设置网格党支部、党小组531个,结合巡村走户、日巡月报、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构建形成“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服务保障体系,切实发挥乡村党组织、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200个行政村挂牌建立“村民议事堂”,开展“百姓说事”活动,将村规民约执行情况作为说事议事的主要内容,听群众说事、由群众商事、让干部办事、让群众评事,全面构建起“说、议、办、评”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治理闭环运行机制,把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落到实处。
来源:汪清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