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延吉市北山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承“育有梦想的学生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有情怀的教育”办学理念,将成长的种子、红色的种子、团结的种子、强国的种子根植于各民族学生内心,把个人成长与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育“个人梦”,汇“北山梦”,圆“中国梦”,有形有感有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推向深入。2024年4月,该校被命名为“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
学校把党建工作摆在各项工作之首,全力推进“红心向党、烛光闪亮”党建品牌创建,党支部采取专题辅导、党支部书记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课、党员教师率先垂范上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课”等形式,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2023年举办专题辅导 4 节,座谈交流 8 次,党员示范课 20节。通过学习培训,在强化党建示范引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吉林省“筑基工程”示范学校,北山小学以“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为主题,以“促进三交”“四个共同”“五个认同”为基本脉络,以展示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文字、图片、多媒体和AR、VR等多种形式,围绕“铸魂赋能 文化浸润 互嵌交融”三大篇章,突出教育性、体验性、互动性,打造2600平方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使之成为学校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重要平台。学生们从被动的观看者变成主动的体验者,激发了大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份子的骄傲感和归属感,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切实增强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021年8月,北山小学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批复为“中国工农红军吉林延吉北山红军小学”。学校把红色文化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创建了小学生能够听得懂、记得住、喜欢看的“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将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开展传红旗、品红书、画红画、观红影、唱红歌、诵红诗、听红史等活动,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在红色文化浸润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积极开展推普周活动,各个学科骨干教师充分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元素,设计跨学科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创编、观影、绘画、歌唱等多种形式,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入、深度融合。开设“红石榴大讲堂”“红石榴书吧”,精心打造温馨有爱的“石榴家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统筹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大力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教育引导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而打好同心结,画好同心圆,走好同心路,引导各族学生从小树立爱国情、报国志。
北山小学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班积极开展童心学党史、童言赞英雄等德育活动,收集有关民族团结的歌曲、故事、图片、专题片等方面的素材,挖掘非遗项目,通过目标系统、形式多样、效果凸显的丰富活动打造自主德育工作新格局,引导各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种子,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延吉市北山小学德育副校长于欢欢表示,今后,北山小学将锚定办学“大目标”、聚焦社会“大主题”、推动时空“大延展”,紧紧围绕“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这一核心,为学生提供固定式的“教学课堂”、沉浸式的“红色课堂”、流动式的“宣讲课堂”和便携式的“云端课堂”,让“文化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深深根植于各族师生心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马春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