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吉市新兴街道民和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引导各族群众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居共学”搭好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
民和社区辖区总面积0.24平方公里,总户数4298户,有汉族、朝鲜族、满族等8个民族。
民和社区经常性开展以邻里互助结对帮扶为主题的活动,各民族群众欢聚一堂,共同制作民族美食并送给辖区空巢老人,进一步拉近了各民族居民距离,弘扬了邻里和谐新风尚。
民和社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组建“红石榴”宣讲团,通过宣讲送书的方式加强民族政策法规知识宣传,全面排查辖区内的241个指示牌,整改不规范的标识142个,优化“共居”环境,提升“共学”效果。
“共建共享”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民和社区充分发挥“红石榴”党建联盟力量,依托“一线工作法”五级任职制,利用“红色星期五”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服务各民族群众,有效补充社区工作力量。组建居民“绿美行动”巡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作用,扎实开展党建引领“绿美延吉”行动200余次,累计参与1000人次。
吸纳9家党建联盟单位以及辖区内各民族群众、文化艺术领域人才、离退休老党员成立12支志愿者协会,组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其中,银发志愿者协会在社区打造了“红石榴童趣坊”,邀请吉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金贞宪老师开展“变废为宝小课堂”。联合“两新”组织延边青少年口才协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关爱辖区留守儿童活动,增强孩子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共事共乐”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民和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民和社区警务室”“众和调解室”“阳光议事亭”,建立4个民族团结进步议事厅,常态化开展议事协商活动,极大提升了各民族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网格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民和社区围绕“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在重大传统节日组织辖区各民族居民、联盟单位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各民族群众在各项活动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图文来源:延吉市委宣传部